聲林之王,其實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主持人
主持人很大膽,雖然說蕭敬騰有金曲獎主持經驗,但林宥嘉沒有
選擇歌手擔綱節目主持人,是一大賣點
(以上圖片出自聲林之王社團)
原本以為這個節目會跟大陸很多歌唱選秀節目一樣
但我覺得很多地方都有跳脫出一般的歌唱節目
包含視覺畫面以及主題性,參賽者以及淘汰機制等
首先先談到視覺畫面
無論是片頭或者是像上面那張照片都超級精心製作
應該是說每個節目都很精心製作,但總覺得聲林之王得特別有質感阿~
無論是叢林的氛圍,或者是主持人的表情都相當到位
(以上圖片出自聲林之王社團)
蕭敬騰就像是森林中的獅子,林宥嘉就代表著叢林裡的樹
都是在森林中缺一不可的,
再來就是節目的主題性
聲林之王,顧名思義是取森林之王的諧音
森林裡的小動物們出來唱歌,當然也要有各自的角色
(以上圖片出自聲林之王社團)
每個出場著都帶著面具,屬於自己的動物
這個面具似乎是參賽者自己得準備,符合自己的個性與想法的面具
這部分的巧思就有點像"蒙面歌手",之前也有個節目是唱歌時先在牆後通過後才能打開圍牆的概念
個人覺得是不希望因為外表而影響決定
身為專業老師"可能"需要公平,但總是會不小心被第一眼的感覺所影響
我是蠻支持這樣做法,專心在歌聲上的聆聽
(以上圖片出自聲林之王社團)
討論到節目內容安排
從第一集除了兩位主持人外,還有另外安排其他藝人來助陣,一方面也是加深了可看性
邀請了楊丞琳、潘瑋柏,到後面的導師合唱賽,藝人真的都蠻大咖的
除了藝人的助陣,賽制也是讓網路評價有高有低
先說到聲林之王的參賽者,跟一般選秀節目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是經紀公司的練習生跟素人都有
賽制從一開始的練習生先互相PK,再來是素人PK挑戰脫穎而出的練習生
再來是導師輔導、導師救人、搶麥來選擇表演的成員、導師合唱、最近一集的樂手老師選擇
導師輔導和合唱這兩種在其他選秀節目有類似,但搶麥和樂手老師選擇似乎算是新創(?)
網路也大多是對於內容上有些質疑,但我個人是覺得很符合這次參賽者的方法
因為這次的參賽者有一部份是經紀公司練習生和素人,
對於經紀公司練習生而言,公司會推派它們出來一定是希望曝光多,
搶麥就是短時間的展現出自己吸睛表演去爭取曝光,非常合理
另外就是導師救人,老師有他自己獨特的看法,所以會有這樣的機會去救有潛力的人
即使救出來的人不會符合每個人心裡想的,但這就是身為專業導師的獨到眼光
導師合唱雖然別的選秀節目也有,但是是一個導師同時接觸兩個學生練習表演,最後再選擇可以一起合唱的人
導師看的是練習的過程、以及每個人對歌的詮釋,選擇一個表演出來是相對好的,就可以上台合唱
也是一種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到的表演機會
再來就是明晚要撥出的樂手老師淘汰代定區選手,
也是一種莫名被淘汰的港絕,但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舞台人緣的認證
雖然我不確定製作單位當初設定這個的背後故事是什麼,
但我覺得這牽扯到的不管是平常的待人處事或者是禮貌,甚至是舞台緣、舞台配合度等都有可能是評分標準
蠻酷的,也是大膽創新!
老實說我在看第一集的聲林之王時我有點傻眼
因為很多學員都超級蝦的...而且蝦的人會分在一組,所以蝦中之蝦會勝出然後又被PK掉
有一些強者是一起PK,明明比那些蝦的人強很多都卻因為分組關係沒有機會繼續表現
是說,是要程度一樣的PK是比較公平啦...但就有一點心情複雜
總之,我們大家一起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