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友其實算挺喜歡小酌,有時候吃個鹹酥雞什麼的就要配啤酒
不過我本人又不太會喝啤酒只喜歡喝比較甜的酒,像是葡萄酒或梅酒
正好來到青梅盛產期~認真要來自釀梅酒了!
其實網路上有超多前輩釀過梅酒,大家的配方都不太一樣
這次我其實就依照隊友的指示做事,唯一希望的就是可以自釀看看黑糖口味梅酒
梅子我們是網路上買無毒梅子,市場其實也有很多人在賣一袋一袋的青梅
兩者的差異就是我們無毒梅子好像不需要泡太久?我也不清楚總之聽隊友的話就對了~
青梅處理方式
Step1:先清洗,並泡2~4小時
Step2:把蒂頭挑起來(我們用牙線的後面尖端挑)
Step3:攤平風乾(我們是用電風扇吹一整個晚上)
Step4:量需要的重量開始釀起來~
上圖左邊就是去掉蒂頭的樣子,右邊黑黑的就是還沒去掉蒂頭~
除了核心的青梅以外還要準備一些東西
像是也是釀酒的靈魂酒類,我們這次準備了米酒頭(34度)、玉泉清酒(13.5度)、VODKA(40度)
接著是讓梅酒輕甜的冰糖們~糖類我有準備白冰糖、紅冰糖、黑糖~
而冰糖的顆粒隊友是建議大一點,我是覺得大一點釀起來也比較美~
還要準備釀製的儲物罐,我們準備了5個左右,組合成不同酒類和糖的搭配
儲物罐要記得用玻璃材質,買回來後要用酒精和熱水消毒一波
最後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要風乾,裡面絕對不能有溼氣不然整罐就付諸流水了~~~
等罐子和梅子都風乾完成,就開始來秤重
其實我們原本希望梅子可以變成這個顏色後再來釀,但我們都去蒂頭風乾了想說算了先釀好了
梅子大概一顆落在15~20g,如果沒有秤重機也可以大概用這個方式測量
在進去釀製年還要先梅子割成十字,在釀酒時可以好入味
有些前輩是用叉子戳一戳,大家可以看哪樣自己比較喜歡囉~
梅子放在透明玻璃罐裡就好美了~~
我有些是一層梅子一層糖的放,有些是最後我才倒糖,聽說是不太有差異~
第一罐是先釀專屬我的梅酒,用的是玉泉清酒低%酒精搭配紅糖
我們的釀製比例都是 梅:酒:糖=1:1:0.5
主要差異是糖和酒的搭配會不同,最後在來看看哪種釀法好喝下次可以用
其實只要把青梅都處理好,釀起來就很快
大顆粒的梅酒和青梅交錯,再搭配透明清酒,港覺就豪豪喝阿~
這個小罐的也是我私釀,用的是VODKA搭配黑糖
因為隊友主要喜歡VODKA搭配冰糖,我又想要喝喝看搭配黑糖的風味,就拿了之前優格罐來用小罐酒
這個是隊友專屬:VODKA搭配紅糖+白糖
搭配起來也是挺美的~~~
這個是我的MIX版:米酒頭搭配紅糖+黑糖
總覺的米酒頭味道會很嗆,需要混加很多糖,索性就來試試看混糖~
最後一罐,把所有梅子和黑糖ALL-IN~~~
這罐比例稍微有點不一樣,1150g的梅子+ 1600ml的米酒頭 +600的黑糖
這瓶應該是屬於真女人的酒,酒氣充足又是黑糖的,味道真是未知阿~~
釀好後發現第一瓶釀的梅子已經浮起來了,不知道是因為酒精濃度還是糖的關係(黑糖都沒浮)
在罐子的外面都有標記每罐的梅子與酒、糖的比例,以免半年後品嘗時整個忘記是什麼搭配!
-------------------------------------------------我是分隔線-----------------------------------------------
釀製梅酒覺得比較麻煩的就是前置作業,不過這次買齊要用的儲物罐後應該就比較不麻煩
儲物罐我們是在大潤發和小北百貨買的,糖我在艾佳和全聯、大潤發都有買
準備的物品花費如下,提供給各位參考:
大家有發現明明大的儲物罐買了5個為何用上的只有4個嗎 ?
因為有一罐我們在用熱水消毒時突然破了...所以大家再用熱水消毒時要小心哦!
自己釀到底划不划算,真的要看釀起來好不好喝才知道
目前看起來用紅冰糖釀起來的最貼近喝的梅酒顏色,服起來的樣子也很療癒
加上婆婆說用黑糖釀不好喝,只好先期待這兩罐了顆顆
希望大家釀梅都可以成功+好喝又好玩~~~